全部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慧创速递
《农家女》杂志评出2023年度十大巾帼新农人,江苏魏巧、徐玲上榜
发布时间:2024-01-02 来源:《农家女》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激励广大妇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广大“半边天”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她们在田间地头耕耘梦想、收获幸福。为此《农家女》杂志评选出“2023年度十大巾帼新农人”(排名不分先后),通过她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妇女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飒爽英姿。


魏巧——从科研人员成功转型“新农人”



2023年3月5日下午,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魏巧曾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自己的新时代“新农人”故事。总书记称赞:“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

2017年4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魏巧与北京大学深研院博士后丈夫孙振中,双双辞去工作,回到魏巧的家乡江苏,用7年的时间,在农田里搭建了一张“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技术网。

“作为‘新农人’的代表,为国家探索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既是使命更是责任。”魏巧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安徽中科感知团队合作,魏巧和丈夫摸索出一套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可实现从水源、土壤、气象到病虫害等方面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在机械化、数字化的基础上,他们建立起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用科技推动农业生产,让魏巧收获了多个“第一”:2018年,她的企业成为江苏省唯一大田种植领域的国家级数字化农业试点;2019年,企业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2020年,3D打印水稻播种技术在她的基地落地应用;镇江市稻麦生产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里成立。如今,魏巧创办的“润果农业”年产水稻1万吨、小麦8000吨,还带动1万多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


徐玲——海军首位女操舵手投身乡村振兴



徐玲出生于红色革命老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心怀从军梦想,立志投身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2005年,她报名参军;2010年8月,她作为海军首批女水兵登上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实习。选船上专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操舵。经过严苛的训练,徐玲成为中国人民海军史上首位女操舵手。2010年12月,徐玲登上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成为一名航母操舵手。

2021年12月,徐玲再次迎来了新的人生机遇——她前往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成了一名“兵书记”,掌起了社区群众奔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船舵”。在社区中,徐玲带领村民探索“稻虾共生”生态致富路;面对农副产品滞销问题,她打造“富民直播间”,让特色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年销售额超500万元;面对困境妇女儿童和家庭,她积极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服务,重点关爱困难的贫困学生,推动企业常态化结对帮扶,每年资助学费、生活费数万元;开设“暖心大食堂”,为500多名老人提供低价、健康、安心午餐……

现如今,村民们腰包鼓了,精神富了,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徐玲说:“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当好‘火车头’,带领村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让村里每一位妇女儿童都能梦想成真,活出精彩人生!”


吴明珠——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




1955年,吴明珠放弃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工作,从北京来到新疆的戈壁滩上。1956年8月,她又向组织打报告,申请调到距乌鲁木齐近300公里的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此,她迈开了培育瓜种的第一步,并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0多年。

她培育了30多个品种红心脆、香梨黄、郁金香甜瓜、金凤凰绿宝石瓜、麒麟瓜......还有西瓜中的“王牌”——8424西瓜,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吴明珠让全国百姓吃到新鲜、优质的西甜瓜成为现实。

“从梳着两条辫子的大姑娘开始,我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年四季瓜棚就是我的家。如今,丈夫病逝,儿女远离,我一个人依然留在新疆,继续摆弄瓜。人们说,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为“全国十大杰出技术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

如今,吴明珠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离开了她耕耘一生、热爱一生的育瓜事业,但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吴明珠的女儿杨夏说,病休后好多年,妈妈还会经常突然说起“要去瓜地”“瓜要授粉了”这样的话。是啊,瓜是她的“生命。”


余燕恰——“溜索女孩”回馈大山




在2007年的一段影像资料中,余燕恰因为在怒江上“飞索求学”被大家认识。在余燕恰的家乡云南怒江马吉乡,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过江的滑轮。从一年级开始,余燕恰上学需要先走山路下山,再借助随身携带的绳索坐溜索到达怒江对岸的学校。“下面水流很急,每次过江都很紧张,压根儿不敢低头向下看。”但余燕恰还是克服恐惧,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两年,只为了两个字——“上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余燕恰溜索上学的画面被一位新闻记者用镜头捕捉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爱心人士捐款建桥,2008年3月,一座吊桥出现在了江上,将两岸连接了起来,这意味着马吉乡的村民们再也不需要溜索过江了,他们一致决定让余燕恰第一个过桥。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溜索女孩”余燕恰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了,令人吃惊的是,好不容易考出大山的她却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说:“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从事医疗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如今,余燕恰当地用来过江的溜索已被桥梁取代,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通,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建起,余燕恰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见证它更多的变化。”


陈雨佳——“种米姑娘”助农增收



1989年出生的陈雨佳,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上官地村人,这里位于“石板大米”的核心产区。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但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雨佳在外地旅游时发现,货架上很多大米都能卖出精品价格。“那时候就在想,我家乡的大米也很好吃,是不是同样有市场,这样乡亲们也能有更好的收入。”再三考虑下,陈雨佳辞去了工作,投入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一名返乡创业“新农人”。

回村后,她和妈妈成为“黄金搭档”,母女俩带着村民一起经营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经过六年不懈努力,她从农业“小白”变身“种米姑娘”,合作社吸引本村及周边村民157户入社,附近村屯6000多亩石板田加入订单种植,拉动500余位农民就业。陈雨佳还有一个梦想:“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主动研判消费市场新需求,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性推出“庄主认种”“粮票定制”等服务,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推广家乡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实实在在提升了“石板大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上官地村还建设了稻田景观栈道、风车水车公园、烧烤广场、沙滩浴场等多个景点,同时配套开发特色民宿,将村内闲置民房统一租赁、统一装修,更增设稻田观光小火车游览项目,推行小龙虾稻田养殖项目,实现“一田多收”,为农户增收拓宽路径。


白婳——“95后”女兽医打破“刻板印象”




“95后”女孩白婳,出生在宁夏固原市一个普通的养牛户家庭。小时候,白婳的父母养了十几头牛,也曾因牛生病找不到好的兽医,遭受过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打击,2012年,还在职高读“高考班”的白婳眼看着家里的牛接连死了7头,便执意转去了“畜牧兽医班”,想学习专业知识帮家里减轻负担。在大多数人看来,兽医并不是最适合女生的工作。与牛这种大动物打交道是个力气活,还有被踢伤的风险,女生们大多选择在牛场做化验、资料类的工作,或者小型宠物店做兽医,而性格外向的白婳却更想跟牛打交道,认为“很有挑战性”。

毕业后,白婳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开兽药店、做兽医。最初到养殖户家中出诊时,大家看到车上下来的是个白白净净的小女生,第一反应就是“太不像兽医了”,也害怕她被牛“踢坏了”。但白婳用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逐步赢得了当地养殖户们的信任——白婳体重只有89斤,却可以一个人抱起八九十斤重的小牛犊,她还有个绰号,叫“白一针”,即一针见血、扎得准……自从开始做兽医,个子小小的她便日夜奔波于乡村和牛棚间,为动辄上千斤重的牛动手术、接产、火疗放水、修牛蹄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兽医这一行业,也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兽医行业,白婳试着将自己颇具反差感的故事拍成视频分享在短视频平台,一年间已吸引276万粉丝。


杜立芝——农民心中的农业“百事通”




“一身土、一身泥、一身虫”,扎根基层38年来,她一年下乡200多次,每天都得走十多公里,衣服要天天洗,破得快,布鞋一年也要穿坏两双。她是杜立芝,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也是当地农民心中的“定心丸”。

作为山东高唐县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杜立芝“不是在农田里,就是在去农田的路上”,她跑遍了高唐县600多个行政村,帮着农民解决作物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早些年,她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下乡,山路不好走,她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为了方便种植户咨询问题,她的手机也24小时开机,忙的时候,她一天能接20多个电话。工作以来,她一年写2本农技日记,到现在写了70多本,共400多万字,总结了多种农作物病症防治经验,五花八门的农作物病症在这里都能“对号入座”,找到治病的法子,她也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农业“百事通”。截至目前,杜立芝累计为种植户引进先进管理技术60多项,平均每年解决种植技术问题20000多个。

2018年,高唐县成立了“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如今,全县1000多名“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成员活跃在基层一线,传播农业技术,收集民情民意,打通了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杜立芝还会带着年轻的科研人员给农民搞培训班、办讲座,叫“田间地头马扎课堂”。靠着这样的课堂,杜立芝团队培育了全县6200多名特色专业农民技术员。


梅瑶——大胆创新的村妇联主席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村民的生活、妇女的命运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梅瑶回到家乡担任十八洞村妇联主席,开启了基层工作之路。她工作勤恳,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梅老师”。

在基层工作期间,她组织女性讲师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向广大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她带领执委妈妈看护队,救助困境妇女,关爱留守儿童,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她还在工作中大胆创新,建立十八洞村妇女人才库,储备优秀妇女人才,培养女性优秀讲师,发动妇女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女性致富能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十八洞村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女能人,形成苗绣、养蜂、直播带货、农家乐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其中,苗绣合作社为全村95%以上的妇女开展专业培训,带动村里苗族留守妇女在家就业,使尘封多年的苗绣手工技艺重新焕发光彩。如今,十八洞村的人们唱起了景美物丰、家家幸福安康的新苗歌,从湘西的极度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张桂芳——大学生回村当村长



2023年3月份,“24岁女大学生回村选村长意外当选”登上热搜,这位年轻的女村长的故事也随之被更多人知晓。她就是张桂芳。

“2021—2025,在做一件很酷的事。”这是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的朋友圈签名。而这件很酷的事,正是回乡。

“我接到了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电话,他们问我愿不愿意回到家乡发展。因为对工作内容不是很了解,一开始我很犹豫。但是,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最终我决定回到三家村工作。”2020年底,三家村举行换届选举,张桂芳高票当选为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7年出生的张桂芳,刚当选时不过23岁。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张桂芳上任了。回村之后,张桂芳从修路、铺水管、清理河道开始,建了村里第一个公共厕所、图书馆、篮球场和电影院;2021年春天,张桂芳提出用彩绘装饰村落,打造“彩虹村”。她说:“我觉得年轻人不管是到哪里工作都可以,每个岗位都有发光发热的地方。可能以前大家会觉得到农村工作不好呀、没意思呀,我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其实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姜丽娟——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显身手




从前的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2016年,“85后”姜丽娟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市区稳定的工作,成为下姜村返乡创业的“第一人”。在村里,她开办精品民宿,带领同伴共同返乡,加强家风建设……在她的带动下,下姜村不断焕发新活力,蒋丽娟也当选为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

别看姜丽娟在农村基层治理中还是个“新兵”,可说起下姜村的经验,她“专业范儿”十足:“近年来,乡村文明新风催生了新生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文美才是基础。这些年,我们不仅把重新修订的《村规民约》10条刻在最显眼的廊桥广场石碑上,还要求家家户户把自己家的家风家训挂在门口,将守约情况列入季度评议,接受村民监督,只要违反约定就要在廊桥广场上予以公示。”

现在的下姜村已华丽转身为“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进下姜”的示范村。2022年接待游客40.95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6565万元,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53.41万元,经营性收入103.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18元,较2003年增长14倍。下姜村也先后荣获“国家4A级景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摄影艺术乡村”等称号。